案例应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课程代码:N19XG16004
课程类型:¨创新创业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 ¨专业课程 ¨应用创新课程
课程开课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授课对象:本科大二学生
案例撰写人:张文静
一、案例应用章节或知识点
本案例运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案例意义与育人目标
针对本部分内容,主要运用理塘县摘帽脱贫、《流浪地球2》中的中国价值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改革三个案例来说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使学生能够辨析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正误,感受波澜浩瀚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由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书写的,形成正确的群众史观。
三、案例内容
思政元素挖掘:在案例的选取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硬实力和软实力不断提升以及人民群众在此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唯物史观的相关内容。
设计思路:课前雨课堂案例推送——微辩论导入——案例1分析与总结——雨课堂弹幕分享——案例2分析与总结——快问快答——案例3分析与总结——课堂小结——雨课堂发布课后作业。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雨课堂资料推送
将课上所需案例及相关视频通过发布预习课件的方式推动给学生,使其进行课前预习,明确各案例内容,保证学生对课前资料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在课中进行有效地讨论与分享。
(二)导入课程
课前微辩论,正反两方分别持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展开辩论,帮助大家在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对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有初步的认识。
(三)新课讲授
案例1分析:课件展示案例相关内容,以雨课堂随机提问的方式请学生结合课前推送分享自己对该案例的理解与看法。
案例的内容主要涉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理塘县海拔4300米,年平均气温3摄氏度,含氧量不到内地的一半,被科学家誉为“生命禁区”。就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之下,理塘县人民在党的带领之下,在脱贫攻坚工作的推动之下,于2020年2月成功脱贫摘帽,而20年前的理塘县还是一个农村人口近97%并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地方。能够脱贫并逐步向共同富裕迈进,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努力与支持,是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深刻表现。
案例1总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来宜考察时所讲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决定历史发展的就是处于实践活动中的人民群众。
观影分享:请同学通过雨课堂弹幕功能分享《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中令其印象深刻的情节并谈谈原因。
案例2分析:学生分享结束后简单总结。
案例内容主要是《流浪地球2》的相关视频片段。电影传递的文化软实力即当中的中国精神令人感动和震撼,它是超越国界、代表未来的,也是崛起的中国正在重新界定什么叫现代化的深刻体现。影片当中有很多的金句,例如:“中国航天飞行中队,五十岁以上的出列”,“危难当前唯有责任”等等,展示的是中国人的价值观,是超越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价值观。与此同时,“带着地球去流浪”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园不离不弃的情怀同西方崇尚流浪冒险精神的文化的巨大差异性,因此是“移山派”与“方舟派”的价值观之争。《流浪地球2》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想象、民族意识,传承了中华文化精神的“现代神话”模式,提供了“愚公移山”式的、对家园不离不弃的、最大程度的尊重生命的拯救模式,而非西方所提供的“诺亚方舟”式的通过抓阄选择生命的生存模式。
案例2总结:中华民族也正是靠这种精神力量延续下来的,新中国就靠这种精神力量迅速崛起的,而当下的中国也需要靠这一磅礴的精神力量为继续推动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提供精神动力,提供凝聚力量,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财富。
快问快答:改革开放这一政策的提出时间及开始的标志。
案例3分析:学生对问题进行抢答。案例内容主要是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古往今来,每一次社会的变革与革命的成功,每一次历史的发展与进步都与人民群众的参与有着极大的关系。改革开放这一政策是在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正式提出,改革在我国农村拉开了帷幕的标志就是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有着“敢为天下先”精神的质朴农民在秘密契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这一创举也因此让更多的农民摆脱贫困,走上了温饱小康和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
案例3总结:由此可见,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革不是自发进行的,而需要人民群众施以变革之力,才能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人民群众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课堂小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见过大世面,总结出许多历史经验,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为社会历史发展、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我们相信唯物史观,我们坚信人民的团结,我们坚信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一旦被推到极端,社会必将分崩离析,我们坚信,人类是否有未来,将取决于人类能否选择合作共赢,能否以正确的群众史观作为指引。
课后作业布置:用雨课堂公告功能向学生推送课后作业——请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
四、育人效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三个案例的学习和体悟更够理解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微辩论、雨课堂弹幕发送等环节能够使学生加强对唯物史观相关知识的运用,对其辩证思维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也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因此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需全体人民一起勠力同心,筑梦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