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案例分享 >> 教学案例 >> 思政理论 >> 正文

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发布者:阳月华 [发表时间]:2025-01-07 [来源]: [浏览次数]:

案例应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课程代码:N19XG16004

课程类型:  ¨创新创业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   ¨专业课程  ¨应用创新课程

课程开课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授课对象:本科大二学生

案例撰写人:阳月华


一、案例应用章节或知识点

案例运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中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部分

二、案例意义与育人目标

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的融入,帮助学生掌握物质的基本存在方式能够运用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内在统一性原理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解人生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从而能够做到做事情实事求是

三、案例内容

思政元素挖掘:课程内容中,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这部分,结合分析其中蕴含的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来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课程内容中,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对该原理产生的方法论意义部分,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办事态度、办事原则。

  设计思路第一,课前预习通过雨课堂推送两个预习题(物质运动能不能离开时空?查找有关实事求是的案例),让学生提前查找资料预习,做好发言准备。第二,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发言第三,课堂小结第四,课后反思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物质运动能不能离开时空?为什么?

新课讲授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是一去不复返的。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其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1、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2、时间和空间也同样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具有不可分割性,这证明了时间与空间是客观的。

雨课堂推题测试:

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多选题11分钟之内作答

A、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B、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

C、时间和空间能离开物质运动  D、时间与空间是客观的

课堂讨论:人类能否穿越时空?播放霍金教授的关于时空穿越的视频,让学生能感悟霍金教授的研究,了解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即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相对论)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案例1雷锋同志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思考并回答:1、如何理解雷锋同志这句话里面的有限与无限的关系。2、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种内在统一性的方法论意义就是:要求我们想事情、办事情都要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案例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二孩政策的实施,为什么会发生如此转变?

学生发言: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事求是的实例?

课堂小结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

(四)课后反思

要求同学们课后反思,我们该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实事求是。

四、育人效果

通过对物质、运动、时间、空间之间关系的学习和体悟,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理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做出有意义的事,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通过对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的学习理解,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达到让学生们能够做到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