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案例分享 >> 教学案例 >> 农林理工 >> 正文

看茶叶包装 行绿色消费

发布者:速晓娟、黄彤 [发表时间]:2025-01-06 [来源]: [浏览次数]:

案例应用课程: 茶叶市场营销           

课程代码:N19ZY17123-1

课程类型:  应用创新课程

课程开课部门: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      

授课对象:茶学专业大三学生

案例撰写人:速晓娟、黄彤


案例应用章节或知识点

第八章 茶叶产品策略——第3节 茶叶包装策略——防止过度包装

二、案例意义与育人目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家巧妙的包装策略可以让茶叶产品具有更大的市场,让销售利润更高。但过度包装则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通过案例教学,掌握茶叶包装标准,能运用茶叶包装设计原则和包装策略,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对茶叶包装设计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树立规则意识、环保意识反对过度包装,养成勤俭节约习惯发学生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三、案例内容

思政元素挖掘:中国人好客重礼是一种传统,逢年过节时,人们总会选择一些礼品相送,以表达自己的心意,茶叶就是中国人礼品单中的常客之一。人们区别茶叶产品最直接的依据就是茶叶产品的包装茶叶产品通过富有特色的包装可以让消费者在林林总总的产品中很快找到自己的需要商家适度的包装策略可以让茶叶产品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当前,市场上一些茶叶产品进行过度包装,违背了茶叶包装的适度包装原则。本案例通过对此知识点和社会现象的挖掘,使学生树立规则意识、环保意识,自觉养成勤俭节的习惯,自觉在生活中反对过度包装。

教学思路:课前调研——课堂中教师结合案例讲解、学生实践、师生讨论——课后实践

教学方法:结合文字、图片和视频进行讲授,采用调研、小组讨论等。

教学过程

【课前小调查】让学生分组到附近的超市、茶叶专卖店调研茶叶包装的类型、设计等情况,使学生了解目前茶叶市场上包装的现状。收集平时购买的茶叶包装盒或包装罐并带到课堂。

新课】教师讲授为什么要限制过度包装?限制过度包装的工作背景,过度包装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判定规则,过度包装的法律依据及违法责任等。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调研情况进行分析讨论。通过观察和测量,分析所收集的茶叶包装是否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

通过案例引出茶叶过度包装的问题。“里面包了外面包,大包套小包,大盒套小盒,一块普洱生茶饼竟用了5层包装”、“泰州叶仙堂茶叶有限公司销售的茶叶包装空隙率超标”、“有商家在重达6斤的茶叶包装盒里,只装了不到半斤的茶叶”……

国家对过度包装问题一直很重视,坚决重拳出击、严肃整治。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先后出台相关标准和法规来规范包装行为,202192日,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2022815日,又发布了这个标准的第1号修改单,主要对月饼、茶叶的包装层数、包装成本、混装要求等提出具体要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多次组织开展过度包装专项整治工作,通过一系列举措,大力整治过度包装乱象,全力社会营造绿色低碳包装、简约适度消费环境,以促进包装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

讨论分析:为什么要治理过度包装、提倡绿色理念包装?

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总结: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很多包装材料无法回收,不能二次利用,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同时,过度包装的商品还加大物品体积,增加运输成本和物流成本。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过度包装产生的额外费用最终还是要消费者来买单的。

【课后作业】 分小组完成实践作业。1.制作茶叶包装空隙率的测定、计算和判定过程表;2.制作治理过度包装的宣传海报;3.录制关于过度包装的小视频。(例如:什么是过度包装?过度包装的危害,为什么要治理过度包装?)

四、育人效果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学生对茶叶包装的作用、设计原则和茶叶包装策略有了较深的理解。能运用茶叶包装设计原则和包装策略,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对茶叶包装进行分析评价。树立了遵纪守法、节约环保意识,有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们意识到:只有全社会树立起“适度简约、低碳环保、绿色文明”的消费新风气,才能给过度包装商品“瘦身”“松绑”;只有真正摒弃“面子”理念,才能去掉层层包装。茶叶包装好处多,但过度包装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