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案例分享 >> 教学案例 >> 农林理工 >> 正文

普利斯特利和拉瓦锡关于光合作用和氧气的研究

发布者:龚月桦、赵霞、朱朝阳 [发表时间]:2025-01-06 [来源]: [浏览次数]:

案例名称:普利斯特利和拉瓦锡关于光合作用和氧气的研究

案例应用课程:植物生理学               

课程代码:N19ZYNL010N19CX17001

课程类型:  ¨创新创业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   专业课程  ¨应用创新课程

课程开课部门:农林学部                  

授课对象:农学、茶学、动植物检疫等专业

案例撰写人:龚月桦、赵霞、朱朝阳


案例应用章节或知识点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光合作用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二、案例意义与育人目标

学生在中学时已经学习过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普利斯特利的钟罩实验导致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要求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大学改变办学理念和方法。本案例通过阐述光合作用和氧气发现的曲折历史,引导学生领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之中。

三、案例内容

思政元素挖掘:通过课前学习进行分组讨论,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展示汇报时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产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也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感悟求真、求实的科研精神,增强学生的专业态度,全方位提升自我。

设计思路:课前学习——小组讨论——总结知识点——案例分析。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线上线下结合、案例分析等。

教学过程

知识点总结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从学科属性来看,是理科的范畴。理论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对旧认知的突破和挑战,所以了解科学史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光合作用是植物非常重要的代谢过程,中学生都知道它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能源和氧气,学生们对普利斯特利发现植物光合作用的钟罩实验耳熟能详。但是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查阅大量的资料,发现普利斯特利进行钟罩实验后提出的是“绿色植物能释放脱燃素空气”,氧气是拉瓦锡提出来的。这和大家的常识有一点出入。脱燃素空气实际上就是氧气,但从“脱燃素空气”到氧气却是思想意识的一次重要突破和创新,是科学史的一次重大革命

课前学习在绪论里我们简单提到了这个话题,然后给2周时间让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查阅资料,了解学习普利斯特利和拉瓦锡关于光合作用和氧气发现的历史,讨论在这些故事中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启发?并整理成文,对组内成员的贡献进行打分。

课堂教学各小组汇报分享,组间相互打分获得小组得分,选出优胜组;小组打分乘以组内打分便可以得到每个同学本次作业的个人得分。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出的优胜组对文案进行修改,最后在第三章《光合作用》开篇时对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全班展示。

学生汇报后教师再总结重点:普利斯特利和拉瓦锡都是很伟大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上都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仅就这个案例来看,普利斯特利勤奋努力,实验设计很巧妙,实验技能精湛,但他深信燃素学说的教条,影响了他的认识进一步发展;而拉瓦锡在实验的基础上也重视理论思考,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勇于创新,推翻了统治化学界100多年的燃素学说,成为了近代化学之父。我们无论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要学习这些科学家的优秀品质,要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四、育人效果

通过此案例的学习,很好地启发了学生,达到了育人的目标。

学生的思考:在氧气发现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燃素说”的提出。这禁锢了一些科学家的思想。拉瓦锡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化学的新篇章,更多的还是忠于理性和科学的精神。积极鼓动了每一位学生去思考,在当今社会环境中应如何继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意志、不屈的意识、斗争的精神和求真的韧劲坚持排除万难,不畏艰险的拼搏精神,引导了学生认真思考和努力拼搏,去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