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案例分享 >> 教学案例 >> 农林理工 >> 正文

赛课相融

发布者:任燕 [发表时间]:2025-01-06 [来源]: [浏览次数]:

案例名称:赛课相融

案例应用课程:茶艺学(双语)                          

课程代码:N19ZY17114

课程类型:  ¨创新创业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   专业课程 ¨应用创新课程

课程开课部门: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                     

授课对象:茶学专业大三上

案例撰写人:任燕


案例应用章节或知识点

案例应用于“第九章茶艺编演”。本章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了解茶艺表演队的组建和训练;茶艺编创的质量评判。2.理茶艺编创的基本原则。3.掌握茶艺主题与表现方法。

二、案例意义与育人目标

如何将创新能力与茶艺学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想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就需要打开禁锢的思维。对四川省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优秀作品的解析可以帮助学生剖析创新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尝试。

将技能大赛的优秀作品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在课堂中对一等奖作品《抗议颂》、《百年百年》等进行剖析讨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让教材内容立体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以后升学、工作打下坚定基础。同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培育新的叉棍心茶艺节目方案,为后续竞赛提前做准备。

三、案例内容

思政元素挖掘:创新茶艺不是工艺的制作,一个没有精神审美的茶艺表演终将石沉大海,不能满足于传统茶艺重复的表演,否则茶艺终将走向没落第九章茶艺编演重点培养学生将茶艺和社会生活、时事、民俗等结合,凝练主题,用茶艺表演的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

设计思路:在本章教学开展的时候,按照茶艺大赛获奖作品(一等奖作品《抗议颂》、《百年百年》)欣赏与剖析、创新茶艺节目构思及文案编写、优秀左右分享讨论三个部分进行。

教学方法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究、讲授等。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讨论《抗议颂》、《百年百年》两个获奖作品的主题思想、呈现形式、解说、优缺点等

2. 总结茶艺编创的内容及形式

3. 跟这老师引导构思一个创新茶艺节目框架

4. 学生分享自己构思的创新茶艺节目框架

5.总结及作业布置,教师根据分享制定几个大的主题,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一个具体的创新茶艺编创文案

播放视频(20min


总结讲解(10min

给学生提示项目



总结及作业布置(5min

讨论并分享(25min



根据老师提示书写构思的内容(15min

分享(15min

四、育人效果

通过课程教学培育创新茶艺节目,使学生深刻感悟到了茶艺文化中的民族精神,茶艺与人相融合,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茶艺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了自身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