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案例分享 >> 教学案例 >> 农林理工 >> 正文

以“育种”成效树“育人”之风

发布者:刘玲 [发表时间]:2025-01-06 [来源]: [浏览次数]:

案例名称:育种成效树育人之风

案例应用课程学》 

课程码:N19ZY17049

课程类型: ¨创业课程 ¨ ¨课程 ¨创新课程

课程开课部门:农林品工学部 

授课对象:学生

案例撰写人:刘玲


一、案例应用章节或知识点

《作物育种学》作为农林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是培育卓越的行业创新和领军人才的重要基础,其中“杂交育种”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

本章节主要讲述杂交育种的概念和意义、杂交亲本的选配、杂交方式与杂交技术、杂交后代的选育、杂交育种程序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本章节第一个知识点杂交育种的概念和意义种可以深挖思政元素,将思政育人与知识体系有机融合。

二、案例意义与育人目标

通过阐述我国科研人员在杂交育种工作中取得的各项伟大成就,以及背后的艰辛事迹, 让学生深刻感受爱国主义精神、科技强国理念,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自信,增进学农爱农情怀, 培养学生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

三、案例内容

杂交育种是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掌握并运用杂交育种技术,首先要学习杂交育种是什么(概念)?为什么学(意义)?其次再谈如何学?怎么做?等问题。

所以,主讲人首先介绍杂交育种的概念,并向学生提问(问题一):为什么要开展作物新品种选育?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全球趋势下的作物产量需求。随着全球气候的恶变,和人口的剧增(图 1),作物生产面临严峻考验,迫切需要培育高效用水、高抗、优质、高产的植物新品种。

问题二:杂交育种在作物育种改良中的意义?首先,杂交育种贡献最大,育成品种最多。我国育种家在杂交育种工作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 2021 年黄三文研究团队在全世界首次培育出了第一代杂交马铃薯,把马铃薯带入了现代植物育种时代( 2



1 全球人口变化与平均水资源占有率





2 马铃薯杂交品种由中国科学家育种团队选育


马铃薯被称为第四大粮食作物,那么三大粮食作物之水稻、玉米、小麦在杂交育种中的成就如何?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和下乘凉梦”既是他对水稻杂交育种的美好祈愿,同时也反应了老先生为追求理想信念不畏艰辛的赤诚和执着。在水稻育种界,有人仿照金庸小说, 排列出“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中神通”5 位水稻育种泰斗人物。其中“南帝”指进行水稻矮化育种研究的广东黄耀祥“北丐”是研究北方粳稻超级稻的沈阳杨守仁“东邪”是培育“汕优 63”解决了第一代杂交稻不抗稻瘟病问题的福建谢华安“西毒”就是研制雄性不育系杂交稻的四川周开达,研究超级杂交籼稻的湖南袁隆平则被称为“中神通”。


3 杂交水稻之父的“和下乘凉梦”





4 我国科学家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伟大成就


5 周开达院士最早运用杂交技术进行水稻育种

“不想当小麦专家的空军飞行员不是好牙医”——这句看似玩笑的话,却涵盖了颜济青年时代的 3 个选择。通过介绍颜济先生的传奇一生以及他对小麦杂交育种事业的伟大贡献和执着坚守,向学生展示这位“严”老师的大爱与严谨。


6 小麦育种专家——颜济先生的传奇一生


7 西南玉米专家荣廷召——自称自己是荣包谷


四、育人效果

通过讲述我国育种学家在资源匮乏、条件简陋的艰苦岁月中,攻坚克难、百折不挠,为民族事业奋斗终生的先进事迹,向学生输入爱国主义精神、科技强国理念和民族自强信念。通过阐述我国育种学家在推动“杂交育种”“雄性不育及杂种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对世界作物育种事业发展的巨大贡献,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深刻理解推动“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