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案例分享 >> 教学案例 >> 农林理工 >> 正文

数据隐私与信息安全的权衡

发布者:黄 东 [发表时间]:2025-01-06 [来源]: [浏览次数]:

案例应用课程:云计算原理及应用                   

课程代码:N19ZY11101

课程类型:专业课程 

课程开课部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部

授课对象:2178

案例设计者:


一、案例应用章节或知识点

本案例适用于第四章“云计算安全”的:“数据隐私与信息安全”。

二、案例意义与育人目标

本案例组织了一场模拟辩论,两组学生轮流发表观点并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讨论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的权衡,探讨政府、企业和个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责任和权利。以提高学生相关法律意识,自觉遵守计算机领域法律法规;辨别专业行为合法性与非法性之间的界限,同时培养学生理解技术发展与社会政治之间的相互影响,探索云计算领域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

三、案例内容

思政元素挖掘:学生在收集资料和展开辩论的时候,都会深入思考和讨论云计算领域的伦理和社会问题,教师也会及时给与引导,培养他们的伦理意识、政策思维、批判思维和跨学科思维,从而更好地应对和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科学伦理观念。

设计思路:通过讨论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的权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云计算领域的伦理问题,并思考个人权利、企业责任和政府监管等方面的伦理考量。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云计算技术的社会影响,从而培养他们对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意识。

教学方法:结合雨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课堂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1.研究报告和展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收集和分析关于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的案例和资料。然后,小组准备一份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研究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明确设计理念,对头脑风暴的关键词整理筛选,挑选有价值有意义的设计点。

2.小组讨论和辩论: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代表云计算公司和用户与隐私权倡导者。组织小组内的讨论,让学生充分探讨和准备各自的观点和辩论材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辩论,轮流发表观点并进行辩论。教师可以担任辩论的主持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回应观点。

3.教师引导和讨论: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担任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关键问题,并对学生的辩论和报告进行点评和指导。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思考,促进更广泛的思想碰撞和交流。

4.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云计算领域的伦理和社会问题,还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并要求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利益相关方,讨论案例中涉及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或政策建议。这个步骤不一定是必须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灵活选择。

四、育人效果

本案例采用了学生展示研究报告和分组辩论的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提升了课堂活跃度,教学效果很好。通过辩论和讨论的实践,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深入讨论云计算领域的伦理问题,引导学生形成争取的科技伦理观念;通过将案例中涉及的云计算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