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应用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代码:N19ZY03007
课程类型:专业课程
课程开课部门:智能制造学部
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
案例设计者:曾菊容
一、案例应用章节或知识点
本案例应用的知识点:单片机GPIO口应用——数码管的动态显示。
二、案例意义与育人目标
数码管是一种可以显示数字和其他信息的电子设备,本案例以数码管点亮原理为主要内容,讲解了数码管的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的方式与区别,指出动态显示的优点即节约了数码管和引脚数目。如今,资源短缺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这更体现出数码管的动态显示的优势。通过案例讲解,使学生了解资源的紧张性,树立和强化资源节约意识。
三、案例内容
思政元素挖掘:学生通过仿真软件实现2023年新中国成立72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庆的条幅,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强国有我”的中国梦,实现激发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和力行的品质。以数码管动态显示多位数字时可以节约I/O口引脚、节约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厉行节俭、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粮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品德。
设计思路:课程采用“理论-仿真-实践”三环节,以问题为导向,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三闭环活动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结合雨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推送
给学生发布数码管相关学习资源和资料,通过雨课堂布置该模块的项目任务,每名学生根据自学内容制作PPT,6人小组进行讨论,确定组长(采用轮流制),陈述任务完成情况。
(二)新课讲授

在讲授数码管动态显示时,引入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思政引入设计思路
在讲授数码管实现数字显示功能时,先介绍数码管显示原理,单片机如何驱动数码管显示,先介绍数码管的静态显示,进行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激励学生用仿真软件实现2023年新中国成立72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庆的条幅,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科学创新精神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强国有我”的中国梦,实现激发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和力行的品质。
以问题导向式,启发学生条幅数字中的“102”是否需要三个独立的数码管分别显示三个数字来实现?若显示5位数字,是否要5个数码管?那需要STM32单片机的I/O口线就需要40个,对于容量不是很大的STM32单片机来说,如果还要接其他外围设备,要提供40个I/O口来驱动数码管是很困难的?进而提出:是否有节约数码管和引脚数目的方法?即静态数码管和动态数码管的区别,动态数码管是否解决了此问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的内容:“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树立环保,节能减排的意识,厉行节俭,节电、节水、节约粮食,珍惜资源,杜绝浪费,为可持续性发展献出一份力!”。尤其面临复杂的国际疫情形式,资源短缺不仅是国内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其中一员,我们应该在平时生活中厉行节俭、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粮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以此思政要素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养成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品德。
四、育人效果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理解了数码管显示数字的原理,掌握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的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方法,并通过“理论”“仿真”和开发板“实操”演示三环节实现知识的深化和灵活运用,根据仿真和实操显示的现象,查找程序和硬件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思政要素引入,可以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和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