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应用课程:现代通信原理
课程代码:N19ZY03010
课程类型:专业课程
课程开课部门:智能制造学部
授课对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案例设计者:刘亚娟
一、案例应用章节或知识点
本案例适用于第一章“绪论”第二节“世界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及第三节“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史”。知识点包括.“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每代通信技术所对应的关键技术”“我国通信技术标准解读——2.5G+3G+5G”“通信技术系统的关键指标”。
二、案例意义与育人目标
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通过对本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史,掌握通信技术系统的关键指标,理解通信技术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立志做一个国家需要的建设者。
三、案例内容
思政元素挖掘:通过在《现代通信原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我国通信技术科技工作者对科研事业执着追求以及不辞辛苦的敬业精神;通过中兴芯片事件与孟晚舟事件,让同学们深入感受到科技发展对我国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明确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科技自信等。
设计思路:理论课程教学过程,通过讲述我国通信技术发展、应用、创新,以及老一辈科学家钻研精神,将科技报国、创新思维和爱国精神等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授课环节。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讨论、学生展示等互动环节,让学生从被动状态转为主动,增加学生的主体性。
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可通过实验仪器设备的清理等专业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利用课下综合性实验(需要学生分组分工共同完成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实验报告等一系列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自我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将积极探索信息技术(雨课堂、QQ 和在线课程)与传统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课堂讨论法等)的深入融合。
教学过程
通信技术的发展史——是《现代通信原理》绪论中的一个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围绕此知

识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设计了一个具有思政特色的教学模块,具体教学内容与实施路径如下图所示。
首先,关注通信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提炼现代通信技术中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政元素的素材库。其中主要包含的思政元素有:
1.关注我国通信技术的热点社会问题,结合我国通信技术发展初期的技术滞后和
困难,以及近代我国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历程,让学生了解我国通信技术科技工作者对科研事业执着追求以及不辞辛苦的敬业精神;意识到技术创新发展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2.通过中兴芯片事件与孟晚舟事件,让同学们深入感受到自主创新和中国制造对我国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明确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其次,通过教学方案设计,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专业课程的知识点中。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嵌入思政教学,实现“润物细无声”。
最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完成课程的思政教育。中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当代高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将积极探索信息技术(雨课堂、QQ 和在线课程)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深入融合,充分利用好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学习阶段,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四、育人效果
本案例通过使用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案例结合当下热点,课堂活跃高,学生参与度好。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全面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1G 到 5G;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科技是生产力,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通过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课后,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各类学科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大学生电子竞赛省级一等奖 2 项,省二等级 5 项,三等奖 4 项;四川省智能小车竞赛省级一等奖 1 项。通过学生竞赛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