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案例分享 >> 教学案例 >> 艺体 >> 正文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伟大力量和巨大优势

发布者:何 勇 [发表时间]:2025-01-06 [来源]: [浏览次数]:

案例应用课程:《体育赛事管理》       

课程代码:N19ZY10060

课程类型: 应用创新课程

课程开课部门: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授课对象:20207

案例撰写人:  


一、案例应用章节或知识点

本案例适用于第八章“体育赛事的申办”。

二、案例意义与育人目标

通过对体育赛事申办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赛事申办的概念、程序以及申办工作的程序,重点掌握申办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在申办工作中的重点环节中首先学习申办报告的撰写,在该部分内容中,以北京奥运会申办报告撰写为例,通过《申办报告》的撰写、英、法文的翻译、装帧设计等环节的进行,使学生认识到举办奥运会之艰难,深刻理解领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一方面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奥运会的申办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紧密相关,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另一方面深刻理解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根本原因是依靠举国体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才能保障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案例内容

思政元素挖掘:通过学习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的过程,深刻理解领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奥运会申报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包括18个主题,近200个专题,约20万字,如此浩大的工程在不到100天的时间完成。此时,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就体现出来,北京申奥委组织在经济、文化、法律、外交、建筑等方面近3000人的工作人员,超负荷工作,最终完成重5.6公斤,共596页,被誉为“红盒子里的北京蓝皮书”的申办报告。申办报告的出色完成,为我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的理解,更加深层次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设计思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历程。我国申办奥运会,经历及其艰难,1991年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最终以2票之差落选。1998年,我国通过前期扎实、细致的做了大量工作,开始申办2008奥运会,最终成功,圆了国人百年奥运梦。通过学习我国申奥的历程,使学生明白想要做成功一件事,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同时要团结协作,精诚合作。才能做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我国举国体制优势的集中体现,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意识。

教学方法:案例学习法、讨论式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

以北京奥运会申办历程为案例,引入新课学习。

(二)新课讲授

学习掌握申办报告的撰写、申办过程的公关、申办的陈述等方面内容。深刻了解我国申办奥运会的艰难,以及我国举全国之力申办奥运会的巨大决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紧密相关,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

课堂讨论:通过教师讲解案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的原因,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我国“举国体制”的巨大优势。

视频赏析:案例及讨论结束后,进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的赏析,通过直观的视频赏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情怀。

四、育人效果

1.认知:通过该章节内容的学习,以北京奥运会为例,使学生掌握体育赛事的申办流程。重点掌握体育赛事申办工作中的重点环节。

2.情感:通过该章节内容的学习,以北京奥运会为例,深刻理解领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一方面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奥运会的申办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紧密相关,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另一方面深刻理解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根本原因是依靠举国体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才能保障奥运会的成功申办。

3.能力:通过该章节内容的学习,以北京奥运会为例,掌握申办体育赛事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体育赛事管理工作中体育赛事的申办有了清晰明了的认识。

4.价值观:通过该章节内容的学习,以北京奥运会为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凝聚力。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