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案例分享 >> 教学案例 >> 艺体 >> 正文

以跆健身,立德树人

发布者:李 姣 [发表时间]:2025-01-06 [来源]: [浏览次数]:

案例应用课程:跆拳道                         

课程代码:N19ZY10018

课程类型: 专业课程 

课程开课部门: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授课对象:体育专业学生

案例撰写人:


一、案例应用章节或知识点

本案例适用于模块四、五章的品势一章和品势二章的“技战术动作”。

二、案例意义与育人目标

依托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跆拳道作为一项以运动实践主导的课程,课程教学设计坚持“专业技术知识”与“德育引领”有机融合为基础,围绕构建知识和运动技能目标、体质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终身体育目标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开展。以运动技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为核心,充分发挥以技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价值。

三、案例内容(需要根据您的案例内容,整合和提炼以下内容)

思政元素挖掘:跆拳道下格挡技术作为跆拳道的基本防御性动作之一,通过“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的精神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精神修养,这些良好的品质贯穿于跆拳道运动的整个形成发展过程中,亦贯穿于跆拳道课程教学育人的整个过程。

设计思路:以跆健身,立德树人,将“育”社会主义接班人之“体”,“铸”马克思主义之“魂”融入到技术与理论中——“德体兼济”,课程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明德精技”相融,跆拳道技术培育学生善于拼搏和顽强进取的奋斗精神——“育德于体,寓体于德”共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健康观,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担当精神。  

教学方法:课中运用示范讲解、分组训练、纠错指导、游戏等各种教学方法。灵活将课程学习内容优化整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课外社团延伸与拓展等教学方式相配合。

教学过程

跆拳道下格挡技术是跆拳道基本防守动作之一,主要用于防御从身体侧面的攻击。

(一)课前

课堂常规: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跆拳道下格挡技术、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安排见习生。队列、队形的合理调动、变换,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与沟通等都有具体的要求,都蕴涵着育人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行为纪律性,使之懂得秩序、懂得守时、懂得纪律、懂得尊重,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准则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跆拳道课程教学中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重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和结束均要行“礼”,而且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礼仪的贯彻和坚持,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

(二)课中

准备部分:采用游戏导入调动学生对跆拳道课程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感,运用基本热身活动和专项热身活动提高学生重视跆拳道下格挡技术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热身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培养勇敢、果断、顽强拼搏的精神,学生在专项技术的学习中通过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后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对培养自信心有积极的作用,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敢于挑战,不断战胜自我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基本部分:跆拳道下格挡技术是以右架准备姿势,左手握拳,左前臂向左斜下方格挡,或右手握拳,右前臂向右斜下方格挡。一般来说,运动员右架站位时,用左前臂格挡,则有利于后退(右腿)发动进攻,进攻动作有横踢击腹、击头、劈腿等;若运动员用右前臂格挡,则有利于前腿(左腿)发动进攻,进攻动作有前横踢、横踢、侧踢、劈腿等。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如:讲解示范、分组训练、巡视指导、师生互动、合作学习、问题反馈等)、各步骤中,不时穿插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分组训练时的团队合作精

神,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学生在这些项目的学习中通过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后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对培养自信心有积极的作用,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敢于挑战,不断战胜自我。

(三)课后

结束部分:组织放松、集合整队、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任务、师生行礼下课。注重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行为纪律性,使之懂得秩序、懂得守时、懂得纪律、懂得尊重,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准则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鼓励课后自主练习和同学间主动合作,培养团结意识,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培养过硬素养,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增进集体荣誉感,增强自信心。跆拳道思政课程教学促使学生能掌握跆拳道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提高跆拳道运动文化素养,将跆拳道的技术与理论与思政育人相结合,通过体育多元育人功能,有效促进体育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机融合。

四、育人效果

“始于礼,终于礼”的武道精神;寓教于练,教、练合一的教学方式;忍耐克己的教学思想,是体质、德性与情商的全面培养。下格挡作为防御性动作,在教学训练过程,重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将立德树人贯穿始终,寓德育教育于课程之中,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竞技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怀,进而成为有能力、有品质的新时代体育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