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案例分享 >> 教学案例 >> 艺体 >> 正文

中国申奥之路

发布者:刘凯源 [发表时间]:2025-01-06 [来源]: [浏览次数]:

案例应用课程:体育社会学 

课程代码:N19ZY10004

课程类型:专业课程 

课程开课部门: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

案例撰写人:刘凯源


一、案例应用章节或知识点

本案例运用于体育社会学的第三章“社会结构中的体育运动”中知识点“理解体育和社会结构中经济政治人口教育科学技术大众传媒等社会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培养客观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案例意义与育人目标

中国申奥之路主要讲述了从1908年国人提出的“奥运三问”到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这百年时间中国一步一步从弱到强从贫到富的艰辛奋斗辉煌的历程在中国百年的申奥历程中不仅仅是中国体育的繁荣之路更是整个综合国力的繁荣之路通过案例要让学生理解家国情怀辩证思维等精神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

三、案例内容

思政元素挖掘:基于思政元素确立的理论依据,结合体育社会学课程特征、课程目标以及体育运动发展的本质规律,挖掘并提炼辩证思维家国情怀科学素养三个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知识点,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

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实践检验理论,促进学生善于思考、反思自我、实现成长。由于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着主动学习能力较差、主动思考缺少积极性的情况,喜欢被动式学习,往往学习潜力得不到挖掘和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这一学情状况,课堂上做好引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实现专业素养、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

教学方法:本章节采用了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推送:

通过大量收集和分析我国及世界体育的研究和发展状况,以引经据典的方法将现代社会体育发展的前沿动态分析解释给学生,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各方面因素变迁给体育领域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理性认识并逻辑分析各种体育社会现象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与思政教育的目标契合度极高。

(二)课中落实:

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案例,提升教学效果课程思政融入的要领在于将思政元素领悟透彻,也就是从思政元素中提炼出一个理念、一个信念或者一种理想,将其用之于课堂案例讲解之中,将思政元素完全融入课程体系中,将传递的思政理念内化为学生所感知到的心灵之中,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课后实践:

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融化思政元素,巩固教学实效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但教师的育人工作应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阶段。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应从课内充分延伸至课后,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专业学习与日常生活、知识传授与观念养成等统一起来,彰显教学内容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引导力。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激发出自豪感、提升自信心。从而增强育人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性,真正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

四、育人效果

通过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引导学生进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并展示一张张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百年奥运之路以学生中心讨论本堂课主题最后由学生发言本堂课的感悟本章教学内容在结束后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能力价值观等方面均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更加增强了国家民族认同感为自己是华夏儿女感到自豪更加坚定的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